目前分類:行銷管理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他喔,就是坐不住!」某位母親說,「一坐上書桌沒多久,又想跑出去玩!」

所以,書就讀不好。

這是我們以往常聽到的想法,但後來我們發現,讀書要讀得好,好像也要靠一點點智商(IQ),智商高的孩子或許就是容易考得好,成就感就會高,讓他更能坐在書桌前念書;智商低的孩子,怎麼念都考得差,成就感很低,要他乖乖坐在桌前就變得愈來愈不可能的事。

daphne0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兩年因著書《長尾》而爆紅的作者克裡斯安德森,最近開始推銷他的下一本書《免費》(英文書名目前定為:“Free: the Economics of Giving Stuff Away”),預計明年出版。一如過去對《長尾》的行銷,這次要闡述 「免費經濟」 的現象和模式,安德森的首選通路,自然是充分利用他任職總編的《Wired》雜誌。前兩天他在 Wired 網站發表了這篇專文。除此之外,還配合三月號「訂雜誌、免費附贈別冊」 的行銷活動(老掉牙的把戲了,但多少還是得營造一點氣勢出來)。而他在稍早,半年前的一個 O’Reilly 的演講場子上,已開始談 “免費”。這場演說在一個月前被整理成podcast發行

FREE 這篇文章將近幾年在網路經濟和摩爾定律推波助瀾下產生的種種免費現象和經濟模式,做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整理。因此,個人認為還是蠻值得看的(不過目前在網路上還沒見到中譯版)。至於那場演說,除了基本上把文章中的重點都快速地涵蓋之外,還多談了一個主題 — 為什麼書不能走免費路線?《長尾》大賣後,安德森接下來要出的書,還是要收錢的;深知這個問題一定會被人拿出來 challenge,故決定將此問題,主動提出來探討。很多網友知道,我在8年前便實驗過免費電子書的模式,故對此一課題,特別感興趣。在針對安德森在那場演講中,就他在免費書議題的表述上,講一些我個人的觀點前,我想先來對他在專文中整理出來的六種免費經濟的模式,和大家做個扼要的分享。《Wired》雜誌另外還整理了一頁 “How-to Wiki”,將提供免費商品/服務的手法,做了一個羅列(推薦)。

幾大類型的免費

一是行之有年、經濟學家稱為「交叉補貼」 (cross-subsidies) 的行為。像是電信 carriers 提供免費手機,但是要綁兩年合約;另外像印表機便宜賣,然後再從耗材賺回來,儘管不是免費,但都屬於交叉補貼的行銷手法。這類的例子不勝枚舉,安德森文章一開始,便以一百年前吉列賣拋棄式刮鬍刀片來做例子。

免費高級” 安德森發明了一個組合字,將 free 和 premium (高級)結合在一塊,稱之為 “freemium”,並且引用 Flickr 每年收費 25 美金的 Pro 帳戶為例。記得在 Web 1.0 時代,很多 Webmail 都是採取這種模式,如果付費,便能享受更大的儲存空間,和額外的功能(例如 POP3)。安德森指出,在這種模式下,只要有 1% 的用戶選擇付費,就足以支付其他 99% 的用戶成本。

廣告。無需多廢話,Google、Yahoo! 的衣食父母。Google 的 AdSense, AdWords 是 Web 2.0 時代經典的例子,以前我曾對它們做過詳細的介紹

daphne0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張漢宜 天下雜誌第370期

愈來愈多顧客以部落格上的評價當作消費指南,但該如何好好「力用」部落格,許多企業仍在摸索。哪六大絕招,能讓你打造成功的企業部落格?

部落格,成為企業不可忽視的行銷新利器。

有愈來愈多消費者會先上網查看產品評價之後再去購買。研究機構BIGresearch的數據就顯示,八七%的消費者在購物之前,會上網搜尋產品資訊與其他使用者的評價,然後再去購買。而且部落格是網路內容的重要來源。

部落格搜索引擎Technorati今年四月公布的最新數字顯示,全球部落格數量已超過七千萬,而且以每天新增十二萬個部落格、每天張貼一百五十萬篇文章的速度成長。全球各種語言的部落格中,數量最多的前三名是日文(三七%)、英文(三六%)與中文(八%)。全球前一百名最受歡迎的網站中,部落格就佔了十 二席。

daphne0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