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生的少,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常常不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有時鬧脾氣、賭氣、懶惰不想吃的話還怕他沒營養,千方百計就是要他吃飯,所以,可以看到許多家裡都是瑪麗亞在餵飯。現在的孩子不是沒飯吃,而是挑嘴、而是耍脾氣、而是價值觀錯誤。價值觀錯誤是一個孩子生長環境所造成的,除非家中成員每個人都有能<有心而且正確>的教導,如否,很難扭轉這新一代人的價值觀了。
我家也有一個不想吃飯的小孩,我的原則是不然自己吃,不然就不要吃,偏偏週遭有很多人有意見,不是嫌孩子瘦、就是說孩子不餵就不會吃;孩子自己有手有嘴、自理能力也夠了,就該自己吃,不該姑息替他做。但是在教養過程中,總是有許許多多的干擾,影響教養結果。(不過最終他們不會認為他們干擾,只會把問題怪罪到一個人身上就是--孩子母親。)
本篇是希望同樣有教養責任的家中成員能共同閱讀,一起努力導正孩子的價值觀,因為我們沒辦法替孩子準備150萬的鑽戒當婚戒,也不希望孩子將來要靠我們養,所以及早導正孩子的價值觀是極為重要的。
【游乾桂╱作家】
經濟嚴冬,我最想教孩子需要與想要的差別,那叫價值觀。
女兒訕訕的提出要求:「鞋子壞了,要買一雙!」
daphne0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兩姐妹放暑假,星期一的下午鄰近的圖書館休息沒開放,得在家找一些事情給他們做,四歲的妹妹只有10分鐘的專注力,想要維持一小時坐在同一個位置不離開,除了電視之外,只有遊戲了。然而遊戲必需是他會玩的且能有自主性的,又要兼顧老大不會覺得無聊,剪剪貼貼的美勞是最適合他們一起做的活動囉!
今天下午的學習課程就稱為『剪剪貼貼畫一張自己星球的植物』。為什麼要稱做『自己的星球』,因為希望他們發揮想像力,如果侷限在他們生活的領域裡,多少會被現狀制約。所以,開宗明義就和他們說明,可以畫以他們自己為名的星球植物喔!就是「J星球」和「V星球」的植物。
開始製作前的材料準備:
daphne0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國中時曾拿過全國作文比賽的第一名的陳致中,在1994年的高中聯考作文分數卻意外的低,因而無法進入第一志願,陳水扁還因此調閱試券,結果因為陳致中作文偏題,所以只得到低分。
當時擔任台北市市長的陳水扁認為作文審閱過於主觀,從此蘊釀他廢除作文考試的想法。果然再當選總統後一年,利用教改之便廢除聯招,同時也廢除作文考試。
詳情請參考以下兩則報導。
荒謬的扁家 陳致中也難平常
daphne0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暑假到了,沒工作的媽咪,只好在家自己開安親班,
暑期安親班兩個月份的費用自己賺(不是老公給,意思是不用給安親班啦!)
今天7/2,暑期課表已經按照兩個小孩的作息,特別客製化製作出來,(早上讓他們稍晚起床,我才能爭取到一點自己的時間)
希望能夠順利按表操課,過一個充實又愉快的暑假。
以下是他們的週一致週五課表,週六、日就放假,出去爬郊山踏青或是騎車鍛鍊體力。
daphne0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然我們一定讀過許多親子教養的育兒書,許多指南都告訴我們應該要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用愛去教養孩子。但是我發現現代的家長,或因為沒時間親自教養或有隔代教養的問題,很難拿捏到一個恰到好的標準或底線,以致於容易流為溺愛,對於生活禮節部份不僅無法教養出有禮貌的孩子,自私自利、霸凌的孩子愈來愈多,將會是未來社會的隱憂,以下這篇報導提供給位家長一個參考。
孩子禮節也要與時俱進?
我與我的孩子們之間爭論時間最長的一個問題是有關禮節方面,例如對送禮物的人是否要回以手寫的感謝信、飯碗應該放在桌上,怎可扣在頭上?
BabyCenter的一項最新調查說明,仍有眾多家長堅持讓他們的孩子按照傳統的方式行事,比如親手用筆書寫感謝信,尊重長輩並用“先生,夫人或小姐”稱呼成年人等。
在接受調查的1,000名家長中,大多數人也表示,他們堅持孩子在晚餐在膝蓋上舖餐巾、離開餐桌時要打招呼,口中有食物時不要說話,等等。
BabyCenter說,父母們列出最多的理由是,如今的世界是一個更加自由寬鬆的地方,他們想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強大的道德指南針,來引導孩子。有64%的受訪者認同這種想法。有58%的受訪者說,他們的周圍有很多品行不好的孩子,因此決心按不同的方式撫養自己的孩子。
daphne0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今年以來,每個假日都會帶著孩子到戶外走走,孩子成習慣了,星期五晚都會看著牆上的日曆說:明天放假,要帶我出去玩喔!這幾天真的很熱,外頭太陽好大,其實我心裡正打著如意算盤想應該找個名目待在家裡吹冷氣,不出去了。
結果孩子七早八早就爬起來叫大人起床,ㄟ~很想跟她說,大人上班很累耶,要多睡一會!拗不過孩子的纏功,只好起床了。上午的行程是去新店河堤邊放風箏和騎腳踏車,兩個孩子一開始就為了誰要先放風箏吵得不可開交,大熱天的令人煩躁,我劈頭就罵說:「再吵我要回家了,都不要玩了。不然妳們自己玩,再見!」真的很給他沒有耐心。
一旁散步完在喝水的歐巴桑竟然插嘴說:現在還不錯,有這樣的地方可以帶孩子騎腳踏車、放放風箏。
我不好意思的說:『對阿!』
她說:『以前工作忙,都讓孩子跟著奶奶在家看電視。』
我說:『現在也可以一起出來玩啊。』
daphne0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最受注目有關腸病毒的新聞應該是「日本皇室愛子公主染腸病毒」莫屬了。
消息指出,愛子小公主罹患夏季感冒,於廿八日發燒到卅八、九度,還有喉嚨痛等腸病毒的症狀,廿八日持續發高燒到卅八度,經東宮專屬醫師診療得知,愛子是罹患皰疹性咽峽炎及鏈球菌感染合併症,短期間必需在家靜養。(中時電子報)
自從腸病毒疫情蔓延後,接連傳出死亡個案,許多家長被嚇怕了,幾乎不敢帶孩子出門或出入公共場所。大人回家後,也要更衣、洗臉、洗手,恨不得全身消毒後再洗一次澡;就怕稍有閃失,病菌就潛入家中。
現在父母生的少,家中可能就只有一個或兩個寶貝,疫情拉警報,家長可是全面備戰,這樣全面性的防範,一刻也不能懈怠。但是,學生開始放暑假了,以往會安排參加的夏令營活動,現在讓家長陷入兩難,是參加還是不參加?參加了是冒著群聚感染的風險,不參加的話,孩子在家閒閒沒事做,不是睡就是吃,更慘的是萬一整天打電玩…。(雖然我家的孩子還沒讓他接觸電玩,你就知道我想的有多遠。)
也許就如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藹玲所說的「當了母親(當然我是父親)後,才懂盡人事、聽天命」。如果用在目前的狀態下,我覺得可能必須先盡人事,即是教導孩子如何做好個人衛生,盡量提供良好的衛生環境,避免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等,再來就是聽天命了。讓孩子過他該有的生活,是我覺得家長可以做的事。
不能免俗的還是提供大家一些對抗腸病毒的基本方法:
daphne0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期教育是指在嬰幼兒生命的初始階段(通常指0~3歲),利用大腦的可塑性,提供刺激,以利其活化。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神經連結(尤其是最末端軸突的部分),可隨著輸入刺激的改變,而提供一個新反應。研究顯示,懷孕五個月時,大部分的軸突都已到達它的終點,不過雖然到達終點,但在各就各位時仍需一段摸索,這需要非常多的嘗試錯誤才能最後拍板定案,這就是可塑性,或是說後天環境最能著墨的地方。(曾志朗,嬰幼兒神經與語言發展)
由此可知,大腦的結構和神經的數量,雖然天生就設定好,但是神經的迴路與密度分布卻受到後天的影響,且影響的時間是發生在成長發育初期,因此,早期教育對寶寶來說相當重要。
語言是思考的重要工具
大家都知道語言能力所指的不外乎為聽說讀寫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更而甚者為外語能力;除此之外,幼教學者更直接指出「語言是思考的工具」,它主導了人腦中的思維模式,人思維的運作過程,就算沒有說出、寫出,仍需要透過語言的邏輯進行思考,這個情況顯示,語言發展和認知發展是相輔相成,同時成長的。
舉個例子來說,媽咪和寶寶說『小狗都會汪汪、汪汪的叫。』當寶寶在路上聽到汪汪叫的聲音時,他會想這是不是狗呢?狗就是這個東西。當他再看到下一隻不叫的狗時,他會知道這些都是狗。在寶寶腦子裡的思考過程其實就是運用語言的邏輯。語言學習直接影響到嬰幼兒的認知與溝通的發展,並且也是嬰幼兒成長初期非常重要的關鍵能力。
daphne0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才開始牙牙學語的孩子,能跟著電視節目唱歌、學英文,真是愈來愈聰明。這可是大錯特錯。
美國曼菲斯幾位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只要在電視螢光幕前坐上半個小時,人的新陳代謝與活動力都下降,智商減少五十。此外,還有研究顯示,看電視會使人變得被動與焦慮。影響的層面從心理、身理、心智……您,真的不得不重視!
人腦中有阿法波(alpha waves),與類似催眠效果有關;還有貝塔波(beta waves),顯示意識、理性思考。研究發現,人在閱讀時,腦中產生活躍、快速的貝塔波,一旦轉為看電視,腦中立刻就產生大量的阿法波。看電視的時間愈長,腦中的阿法波愈強,貝塔波愈弱,腦部活動力大減,人就像被催眠一樣,思考力與注意力都下降。而長時間看電視造成腦部活動力大減,對兒童的影響尤其大。
幼兒自呱呱落地後的前幾年,是腦部發展與成長特別重要的時期。在此,本刊極力主張父母避免讓六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正是有鑑於幼兒在這段時間看太多電視,對腦部發育有負面影響。
電視對幼兒影響的層面
《電視對孩童心靈的傷害》(How Television Poisons Children , s Minds)一書的作者艾佛略特(Miles Everett)指出,「不論電視播放什麼節目,只要孩子坐在電視機前面,對他們就是有害的。」(此段節錄自天下雜誌特刊27)
daphne0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在等著放孩子的洗澡水時,我讓兩個孩子玩著自己發明的遊戲。
她們先快樂的在我的床上跳來跳去(其實我告誡過她們很多次,不准在床上跳,但是沒有一次會聽,這次我想:算了,反正等一下就要洗澡了,她們就不會跳了。)後來,兩個小不點隨手拿起床上的枕頭,互相打來打去,一邊打一邊笑著玩起枕頭仗來了。我看她們愈玩愈起勁,還自己取了名字…。
我離開一下,將洗澡水關好,回來時,聽到她們口中說:『我要把你消滅掉!我要把你消滅掉!』這是從一個3歲兒,一個6歲兒口中說出來的。我心裡想:會不會太暴力拉!她們知道打來打去可以「消滅」對方!當下我只是驚覺電視的影響真的很大,就算孩子們只對宣稱「永遠普級」的卡通兒童台有興趣。
但是,永遠普級的兒童台讓孩子看打來打去,並消滅對方的內容好嗎?是否有暗藏著的危機呢?兒童收看電視到底產生什麼樣的問題?
daphne0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人際關係好的幼兒能夠受到同儕的肯定,增強自信心,從而培養許多正向的人生觀;反之,人際關係不好的幼兒,容易產生怯懦、不合群、孤僻等性格,不受他人喜愛,也不喜愛他人。因此,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力,應是父母教養的重要課題。
撰文/吳惠芳 諮詢/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系副教授 黃倩儀
美國著名的心理及人際關係學家戴爾‧卡內基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成功15%是靠他的專業知識,85%則是依靠他的人際關係。」由此可看出人際關係之於人的重要性。人是群居的動物,從出生開始,即需有參與社會的準備,能不能有良好的社會化歷程,主要顯現於人際關係的適應度。
daphne0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