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終於有了一點時間可與自己相處了,這個年過得心理壓力很大,要不是前兩天想想豁出去了,大不了就是這樣,盡了力沒達成,就是算是闖關失敗吧!最多也是這樣,活到這把歲數,面對失敗也需要一些勇氣。只要在這過程中有學習,有收穫,也不枉費走這一遭了。(目前只能這樣自我安慰囉!)
經過兩個月來一陣忙亂、亂忙之後,喘口氣時,才知道自己的體力實在大不如前,無法和年輕人一樣拼勞心與勞力,斷層了五年,要一次在兩個月拼起來,不是我高估自己就低估別人,個性一向就是腳踏實地,不會說大話,真的無法一下子將自己擺在那個位置上硬ㄍㄧㄥ起來,這樣的決定,對我來說算是一種解脫吧,讓我有機會可以重新整自己。
謝謝這兩個月的歷練,讓我深深感受到自我的「進步」是很重要的,暫時也許不需要和別人比,但必須和自己比,要不然真的只能怨嘆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無奈與窘境。
加油吧!新的一年要讓自己更前進。
- Jan 31 Sat 2009 18:24
新的一年!新的契機!
- Nov 19 Wed 2008 01:00
內容。數位。網路創新。
1999年進入數位內容時代的我,一晃眼就快有10年的時間了。這10年間,看著許多夢想家,懷抱著夢想,企盼能夠一夕暴起,因為堅信數位資訊、數位運算、數位內容、數位傳播能夠以十倍速、百倍速的速度成長,所以他們也築著能夠短期獲利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美夢,對投資者不斷的吹噓「數位」有多厲害是有多厲害,希望以此來挹注更多的資金。若是真有心發展研究,真的會造福許多人,但這需要一些傻勁、一些執著、一些良善的堅持。
這裏引用一位科技人BLOG的引言『科技來自於人性,人性來自於惰性,惰性來自於慣性。要享受科技,先了解慣性,後掌握惰性,才符合人性。』這是開發消費性數位及科技產品最貼切的箴言。除此之外,數位內容還要兼顧「內容」部份,沒有心創作和投資好的內容也很難成功。好的內容需要創作、需要有靈性、需要有感動,不是用生產線上的生產製程重複製造即可的,想從數位內容中牟利的投資者可要深思啊!
- Nov 13 Thu 2008 09:13
愛你愛到死MV
本文引用自 vanmusic - 【痞客邦獨家】海角七號原聲帶"愛你愛到死"MV大首播
也來瘋一下海角7號,兩姐妹最愛唱的歌
- Oct 15 Wed 2008 08:48
趁有機會時,盡情享受親子時間
自從今年以來,每個假日都會帶著孩子到戶外走走,孩子成習慣了,星期五晚都會看著牆上的日曆說:明天放假,要帶我出去玩喔!這幾天真的很熱,外頭太陽好大,其實我心裡正打著如意算盤想應該找個名目待在家裡吹冷氣,不出去了。
結果孩子七早八早就爬起來叫大人起床,ㄟ~很想跟她說,大人上班很累耶,要多睡一會!拗不過孩子的纏功,只好起床了。上午的行程是去新店河堤邊放風箏和騎腳踏車,兩個孩子一開始就為了誰要先放風箏吵得不可開交,大熱天的令人煩躁,我劈頭就罵說:「再吵我要回家了,都不要玩了。不然妳們自己玩,再見!」真的很給他沒有耐心。
一旁散步完在喝水的歐巴桑竟然插嘴說:現在還不錯,有這樣的地方可以帶孩子騎腳踏車、放放風箏。
我不好意思的說:『對阿!』
她說:『以前工作忙,都讓孩子跟著奶奶在家看電視。』
我說:『現在也可以一起出來玩啊。』
- Jul 07 Mon 2008 15:28
腸病毒發威,在家消磨時間的妙方
最近最受注目有關腸病毒的新聞應該是「日本皇室愛子公主染腸病毒」莫屬了。
消息指出,愛子小公主罹患夏季感冒,於廿八日發燒到卅八、九度,還有喉嚨痛等腸病毒的症狀,廿八日持續發高燒到卅八度,經東宮專屬醫師診療得知,愛子是罹患皰疹性咽峽炎及鏈球菌感染合併症,短期間必需在家靜養。(中時電子報)
自從腸病毒疫情蔓延後,接連傳出死亡個案,許多家長被嚇怕了,幾乎不敢帶孩子出門或出入公共場所。大人回家後,也要更衣、洗臉、洗手,恨不得全身消毒後再洗一次澡;就怕稍有閃失,病菌就潛入家中。
現在父母生的少,家中可能就只有一個或兩個寶貝,疫情拉警報,家長可是全面備戰,這樣全面性的防範,一刻也不能懈怠。但是,學生開始放暑假了,以往會安排參加的夏令營活動,現在讓家長陷入兩難,是參加還是不參加?參加了是冒著群聚感染的風險,不參加的話,孩子在家閒閒沒事做,不是睡就是吃,更慘的是萬一整天打電玩…。(雖然我家的孩子還沒讓他接觸電玩,你就知道我想的有多遠。)
也許就如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藹玲所說的「當了母親(當然我是父親)後,才懂盡人事、聽天命」。如果用在目前的狀態下,我覺得可能必須先盡人事,即是教導孩子如何做好個人衛生,盡量提供良好的衛生環境,避免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等,再來就是聽天命了。讓孩子過他該有的生活,是我覺得家長可以做的事。
不能免俗的還是提供大家一些對抗腸病毒的基本方法:
- Jun 20 Fri 2008 15:18
早期教育,建構語言關鍵能力
早期教育是指在嬰幼兒生命的初始階段(通常指0~3歲),利用大腦的可塑性,提供刺激,以利其活化。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神經連結(尤其是最末端軸突的部分),可隨著輸入刺激的改變,而提供一個新反應。研究顯示,懷孕五個月時,大部分的軸突都已到達它的終點,不過雖然到達終點,但在各就各位時仍需一段摸索,這需要非常多的嘗試錯誤才能最後拍板定案,這就是可塑性,或是說後天環境最能著墨的地方。(曾志朗,嬰幼兒神經與語言發展)
由此可知,大腦的結構和神經的數量,雖然天生就設定好,但是神經的迴路與密度分布卻受到後天的影響,且影響的時間是發生在成長發育初期,因此,早期教育對寶寶來說相當重要。
語言是思考的重要工具
大家都知道語言能力所指的不外乎為聽說讀寫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更而甚者為外語能力;除此之外,幼教學者更直接指出「語言是思考的工具」,它主導了人腦中的思維模式,人思維的運作過程,就算沒有說出、寫出,仍需要透過語言的邏輯進行思考,這個情況顯示,語言發展和認知發展是相輔相成,同時成長的。
舉個例子來說,媽咪和寶寶說『小狗都會汪汪、汪汪的叫。』當寶寶在路上聽到汪汪叫的聲音時,他會想這是不是狗呢?狗就是這個東西。當他再看到下一隻不叫的狗時,他會知道這些都是狗。在寶寶腦子裡的思考過程其實就是運用語言的邏輯。語言學習直接影響到嬰幼兒的認知與溝通的發展,並且也是嬰幼兒成長初期非常重要的關鍵能力。
- Jun 10 Tue 2008 11:20
正視--電視對兒童的傷害
才開始牙牙學語的孩子,能跟著電視節目唱歌、學英文,真是愈來愈聰明。這可是大錯特錯。
美國曼菲斯幾位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只要在電視螢光幕前坐上半個小時,人的新陳代謝與活動力都下降,智商減少五十。此外,還有研究顯示,看電視會使人變得被動與焦慮。影響的層面從心理、身理、心智……您,真的不得不重視!
人腦中有阿法波(alpha waves),與類似催眠效果有關;還有貝塔波(beta waves),顯示意識、理性思考。研究發現,人在閱讀時,腦中產生活躍、快速的貝塔波,一旦轉為看電視,腦中立刻就產生大量的阿法波。看電視的時間愈長,腦中的阿法波愈強,貝塔波愈弱,腦部活動力大減,人就像被催眠一樣,思考力與注意力都下降。而長時間看電視造成腦部活動力大減,對兒童的影響尤其大。
幼兒自呱呱落地後的前幾年,是腦部發展與成長特別重要的時期。在此,本刊極力主張父母避免讓六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正是有鑑於幼兒在這段時間看太多電視,對腦部發育有負面影響。
電視對幼兒影響的層面
《電視對孩童心靈的傷害》(How Television Poisons Children , s Minds)一書的作者艾佛略特(Miles Everett)指出,「不論電視播放什麼節目,只要孩子坐在電視機前面,對他們就是有害的。」(此段節錄自天下雜誌特刊27)
- Jun 09 Mon 2008 19:20
「永遠普級」的兒童節目?真的適合嗎?
就在等著放孩子的洗澡水時,我讓兩個孩子玩著自己發明的遊戲。
她們先快樂的在我的床上跳來跳去(其實我告誡過她們很多次,不准在床上跳,但是沒有一次會聽,這次我想:算了,反正等一下就要洗澡了,她們就不會跳了。)後來,兩個小不點隨手拿起床上的枕頭,互相打來打去,一邊打一邊笑著玩起枕頭仗來了。我看她們愈玩愈起勁,還自己取了名字…。
我離開一下,將洗澡水關好,回來時,聽到她們口中說:『我要把你消滅掉!我要把你消滅掉!』這是從一個3歲兒,一個6歲兒口中說出來的。我心裡想:會不會太暴力拉!她們知道打來打去可以「消滅」對方!當下我只是驚覺電視的影響真的很大,就算孩子們只對宣稱「永遠普級」的卡通兒童台有興趣。
但是,永遠普級的兒童台讓孩子看打來打去,並消滅對方的內容好嗎?是否有暗藏著的危機呢?兒童收看電視到底產生什麼樣的問題?
- Jun 09 Mon 2008 14:36
轉載--心理學家說「EF」是新版「IQ」,只要訓練2年即可擁有!
「他喔,就是坐不住!」某位母親說,「一坐上書桌沒多久,又想跑出去玩!」
所以,書就讀不好。
這是我們以往常聽到的想法,但後來我們發現,讀書要讀得好,好像也要靠一點點智商(IQ),智商高的孩子或許就是容易考得好,成就感就會高,讓他更能坐在書桌前念書;智商低的孩子,怎麼念都考得差,成就感很低,要他乖乖坐在桌前就變得愈來愈不可能的事。
- Jun 06 Fri 2008 14:22
<長尾>接下來就是<免費>
過去兩年因著書《長尾》而爆紅的作者克裡斯安德森,最近開始推銷他的下一本書《免費》(英文書名目前定為:“Free: the Economics of Giving Stuff Away”),預計明年出版。一如過去對《長尾》的行銷,這次要闡述 「免費經濟」 的現象和模式,安德森的首選通路,自然是充分利用他任職總編的《Wired》雜誌。前兩天他在 Wired 網站發表了這篇專文。除此之外,還配合三月號「訂雜誌、免費附贈別冊」 的行銷活動(老掉牙的把戲了,但多少還是得營造一點氣勢出來)。而他在稍早,半年前的一個 O’Reilly 的演講場子上,已開始談 “免費”。這場演說在一個月前被整理成podcast發行。
這篇文章將近幾年在網路經濟和摩爾定律推波助瀾下產生的種種免費現象和經濟模式,做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整理。因此,個人認為還是蠻值得看的(不過目前在網路上還沒見到中譯版)。至於那場演說,除了基本上把文章中的重點都快速地涵蓋之外,還多談了一個主題 — 為什麼書不能走免費路線?《長尾》大賣後,安德森接下來要出的書,還是要收錢的;深知這個問題一定會被人拿出來 challenge,故決定將此問題,主動提出來探討。很多網友知道,我在8年前便實驗過免費電子書的模式,故對此一課題,特別感興趣。在針對安德森在那場演講中,就他在免費書議題的表述上,講一些我個人的觀點前,我想先來對他在專文中整理出來的六種免費經濟的模式,和大家做個扼要的分享。《Wired》雜誌另外還整理了一頁 “How-to Wiki”,將提供免費商品/服務的手法,做了一個羅列(推薦)。
幾大類型的免費
一是行之有年、經濟學家稱為「交叉補貼」 (cross-subsidies) 的行為。像是電信 carriers 提供免費手機,但是要綁兩年合約;另外像印表機便宜賣,然後再從耗材賺回來,儘管不是免費,但都屬於交叉補貼的行銷手法。這類的例子不勝枚舉,安德森文章一開始,便以一百年前吉列賣拋棄式刮鬍刀片來做例子。
“免費高級” 安德森發明了一個組合字,將 free 和 premium (高級)結合在一塊,稱之為 “freemium”,並且引用 Flickr 每年收費 25 美金的 Pro 帳戶為例。記得在 Web 1.0 時代,很多 Webmail 都是採取這種模式,如果付費,便能享受更大的儲存空間,和額外的功能(例如 POP3)。安德森指出,在這種模式下,只要有 1% 的用戶選擇付費,就足以支付其他 99% 的用戶成本。
廣告。無需多廢話,Google、Yahoo! 的衣食父母。Google 的 AdSense, AdWords 是 Web 2.0 時代經典的例子,以前我曾對它們做過詳細的介紹。
- May 30 Fri 2008 18:40
0歲起培養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好的幼兒能夠受到同儕的肯定,增強自信心,從而培養許多正向的人生觀;反之,人際關係不好的幼兒,容易產生怯懦、不合群、孤僻等性格,不受他人喜愛,也不喜愛他人。因此,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力,應是父母教養的重要課題。
撰文/吳惠芳 諮詢/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系副教授 黃倩儀
美國著名的心理及人際關係學家戴爾‧卡內基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成功15%是靠他的專業知識,85%則是依靠他的人際關係。」由此可看出人際關係之於人的重要性。人是群居的動物,從出生開始,即需有參與社會的準備,能不能有良好的社會化歷程,主要顯現於人際關係的適應度。
- May 26 Mon 2008 11:57
化妝台Live 實境SHOW
- May 16 Fri 2008 14:09
六大部落格行銷術-企業必讀
作者:張漢宜 天下雜誌第370期
愈來愈多顧客以部落格上的評價當作消費指南,但該如何好好「力用」部落格,許多企業仍在摸索。哪六大絕招,能讓你打造成功的企業部落格?
部落格,成為企業不可忽視的行銷新利器。
有愈來愈多消費者會先上網查看產品評價之後再去購買。研究機構BIGresearch的數據就顯示,八七%的消費者在購物之前,會上網搜尋產品資訊與其他使用者的評價,然後再去購買。而且部落格是網路內容的重要來源。
部落格搜索引擎Technorati今年四月公布的最新數字顯示,全球部落格數量已超過七千萬,而且以每天新增十二萬個部落格、每天張貼一百五十萬篇文章的速度成長。全球各種語言的部落格中,數量最多的前三名是日文(三七%)、英文(三六%)與中文(八%)。全球前一百名最受歡迎的網站中,部落格就佔了十 二席。